到了麦收第六天,村里的麦子割了一大半了,姜大就安排了村人在麦场里滚麦粒扬场。
扬场是大溪村的土话,就是趁着天气好,外头有风的时候,用木头叉子把滚出来的麦粒高高扬向空中,把麦糠沙土之类的杂物筛去,然后在大太阳下晒得干干的,装袋,之后交完公粮,再给村里分完粮食,那就算完事了。
大人们忙活着,孩子们就跟找到了大乐趣一样,光着脚丫子在麦子上跳啊笑啊,特别快乐。
村里留下来的麦秸秆也是大有用处的,可以拖回家堆成麦秸垛烧火做饭,也可以从来喂牛。
大队里每年都会存下一大垛,给村里的牛当饲料。
剩下的都让村里人抱回家了。
老姜家也拖回家不少。
傍晚的时候,姜四从麦地里回来,带回来一大把黄澄澄的麦子,这是从后山沟子里自个儿长的。
村里人见了,都掐了几把回家,点上一堆火,把麦子烧到焦黄,揉碎了皮吹吹,一把塞进嘴里吃着是别有一番滋味儿。
这就是乡下孩子们麦收的快乐。
黑娃儿几个吃的小脸儿黑乎乎的。
“奶,吃麦子。”
大丫攥着一把麦子过来。
沈荷吃了一小把,觉得味道挺好。
“好吃吗”
大丫大眼睛眨啊眨。
老太太点头,“好吃。”
“嘻嘻。”
孩子们蹦跳着跑远了,一阵夏风吹来把孩子们的笑声吹出去好远好远。
村里轰轰烈烈的麦收持续了大半个月。
等到麦收结束了,村里人差不多都黑瘦了一圈儿,不过大家精神头却好得很,丰收年啊,更何况他们大溪山又是第一个到公社交公粮的,光荣啊
没几天,许春秀娘家托人带了信儿来,说姥娘想四丫啦,想小外孙女想的睡不着觉。
沈荷一听就乐了,这是好事啊。
四丫姥娘疼孩子,多好,当即就话让好大儿带着媳妇儿四丫去走姥娘家去。
姜二可听话,当天就接了二大爷家的毛驴,得得得赶着把媳妇娃儿一块打包送娘家去了。
当天下午,姜二自个儿回来了,说是许春秀带着四丫和蛋娃儿在姥娘家住几天再归家。
沈荷乐滋滋点头,黏人的儿媳妇和小四丫走姥家去了,一连过了好几天悠闲的小日子。
这天晌午,沈荷睡了个舒坦的午觉。
等她醒了,家里人还在午睡呢。
老太太坐在炕上,觉得有些口渴,刚想下炕喝点儿凉茶呢。
就听见院子外头传来一声驴叫。
接着就响起了一道熟悉又大咧的嗓音。
“娘,我回来了四丫也回来了,哎呀,我们娘俩可想您了,娘,在哪儿呢”
沈荷眼皮跳了跳,忙缩回炕上闭上眼儿,呼呼呼打起了呼噜。
“”请牢记收藏,&1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