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蝗虫喜欢干燥的环境,内史郡位于关中平原,气候干旱,容易成为蝗灾高发区。”
邹阳:“你又不是蝗灾,怎知它喜欢干燥?”
蒙愔回怼:“我还不是你爹呢,但我会让你知道爹的拳头有多硬。”
众大臣:不讲武德。
邹阳可怜兮兮看向嬴政:“大王!”
嬴政先看眼邹阳,又看向蒙愔宠溺道:“慢点说,再打断夷宁的话,拖出去。”
心里想着:天佑我大秦,看来儿媳做过如何治理蝗灾的梦。
另一个世界之人那般聪慧,能造出天上跑的飞机。
区区蝗虫,不足为虑。
蒙愔小人得意道:“邹大人,并非本官故意针对你,实在是你的问题太蠢。
不信问问旁人,蝗虫是不是喜欢干旱环境?”
治粟内史点头,表明她所言不虚。
蒙愔神情严肃:“干旱后的突然降雨,会刺激蝗虫卵孵化。
春夏多雨,大人一定要小心。”
若不及时控制内史郡的蝗虫卵,粮种能不能发芽都是问题。
治粟内史担忧问道:“还请蒙大人详细说说。”
“猫吃老鼠、青蛙吃小虫,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。
同理,蝗虫也有天敌,黔首大肆捕杀鸟类,导致天敌减少,故而加剧蝗灾。”
治粟内史动作一顿:“所以……黔首不想饿死,大肆捕杀鸟类,填饱肚子。
结果鸟儿越来越少,蝗虫愈发猖獗,吃掉粮食,饿死之人更多。”
有句话怎么说来着:天作孽犹可违,自作孽不可活。
蒙愔:“也不怨他们,都是为活下去。”
“其二,大秦主要种植粟、黍、麦等谷物,单一种植结构容易吸引蝗虫取食。”
“其三,灌溉系统不完善。
还是那句话,蝗虫喜干旱。”
治粟内史不解:“郑大人修的渠遍布关中平原,怎会干旱?”
蒙愔语气一沉:“渠修好了,然排水不畅,导致土地盐碱化,进一步加剧蝗灾。”
“诸位可知,蝗虫繁殖速度极快,一只雌蝗虫可产卵数百粒。
极短时间内,能形成大规模蝗虫群。”
“它们还拥有长距离迁徙能力,一旦成灾,粮食危矣。”
随着蒙愔讲述,本来对蝗虫卵不甚在意之人慢慢变严肃。
王翦眉头紧皱:“大王,大军不日开拔,所需粮草甚巨,关中平原的春耕不容有失。”
王绾问道:“直接把内史郡发现的蝗虫卵烧掉不成么?”
“应该不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