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若若把周围的枯树叶都扒开,一窝长势喜人的蘑菇全露出来了。
这是野蘑菇,是后来的人很难吃上的佳品。
大大小小装了快半篮子。
她在树林里转了转,发现很多树根附近都有,这可是真是捡到宝了。
原本以为书记不肯借钱,她把蘑菇捡回去,多少卖点钱,应付一下眼前要啥没啥的生活。
这么多蘑菇,简直就是找到商机了。
采的时候才发,有白色的黑里的蘑菇,也有棕色黄里的,这可让她发愁了。
方若若也是北方人,小时候吃过白色的,棕色蘑菇真没见过,也不知道能不能吃。
她采的大部分是白色的,捎带了几个棕色的,到时候问问当地人到底有没有毒。
怕被村里人发现,也为了给蘑菇保鲜,她在篮子上面盖了一层草。
七里桥大队县城大概十几里地,走快一点,一个小时差不多。
方若若根据会计描述的路线,朝县城方向走去。
走到分岔路口,她就问问路上的人。快到中午的时候,她已经进了县城。
这个年代,要卖东西得去专门的地方,肯定不能在大街上吆喝。
她对这里完全不熟,就找了个大婶搭讪:“大婶,我想问问在哪儿买鸡单?”
大婶眨了眨眼,瞬间明白,“姑娘,没票吧?”
方若若咬着嘴唇,低下了头。
“跟我走吧,我也没票。”
大婶“嘿嘿”笑了两声。
这时候还没放开个体户,但严令禁止的时候已经过去了。
尤其对于农民自产自销,基本睁只眼闭只眼了。
方若若跟着大婶七拐八拐来到一条小巷子里,才发现这里就是个小型的农贸市场。
卖蛋的、卖菜的、卖鸡鸭鹅的,各自摆着小摊位。
方若若为了不让大婶怀疑,说自己的确想买鸡蛋,但得先把蘑菇卖出去,才有钱买。
“那你不早说,先让我挑挑。”大婶拉过篮子看。
生意来得这么突然,方若若自然让大婶随便挑。
“蘑菇还挺新鲜的。”她挑了几个,又扒拉了几下,“哟,还有松菇呢,这可是好东西。”
这是碰到懂行的了,方若若还怕蘑菇有毒,没想到是上品。
“就这么几个,松菇太少了。”大婶拿了所有松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