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着越关山一条条分析怪物特性的功夫,秦光霁悄悄打开任务面板,发现最终任务那个银色框框下面多了一条绿色的进度条,绿色细条缓缓延伸,最后颤颤巍巍地停下,上面写着:【当前进度:10%】
只有这么点?秦光霁感觉有些不大对劲。
越关山之所以选择先说出怪物特性,就是因为这些信息里能够推测出很多东西。
比如说,怪物包裹岩石粉末的行为。秦光霁学过土壤学,那种物质与其说是岩石粉末,倒不如说它正处在岩石风化成土壤的阶段,并不常见,他们先前在矿洞中也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土层。那么,它们是如何发现能够用这种东西来保护自己的?它们的这种群体性行为来源于什么?
这问题看似毫无头绪,但如果大胆一些,加上一个前提,一切就迎刃而解了——那些怪物本就是熟悉岩石的矿工。正因为它们熟悉那里的一切,熟悉岩层的构造和岩石的特性,所以它们才会在异变之后主动找寻这种岩石粉末用于保护自己。
再比如,怪物的听觉退化。穴居动物中,视觉退化的物种并不少见,但为了能够更好地捕猎,它们大多都会进化出其他更为灵敏的感官。可这种怪物却反其道而行之,听觉也跟着减弱,只依靠敏锐的嗅觉寻找目标。这显然并不太符合常理。
但同样的,在加上怪物曾是矿工的前提之后,这问题也得到了解答——它们的听觉退化也是矿工长期作业的一种影响。早期的采矿并没有那样完备的保护措施,矿工们往往都是直接在矿洞中填埋炸药用于开拓矿道,长此以往,极易导致矿工的听力下降。
如果这任务所说的“真相”指的就是找到怪物本身的真相的话,那就他们目前的发现而言,单是怪物曾经是矿工这一点,少说也能占到30%。
他们接下来只要找到了变成怪物的机制,也就能够推断出最初矿工变成怪物的原因了。
但现在,看着和他那永远长不大的黄瓜苗一样不再往前爬一点的进度条,秦光霁垂下了眼眸。
游戏想让他们深挖的,究竟是什么?
怪物最初的成因中究竟还隐藏着什么还未被找寻到的秘密?
银都怪物(9)
“没了?”听完越关山对怪物的分析,老人一摊手,脸上表情似乎不大满意。
越关山沉声:“您还想听些什么?”
老人一拍桌子:“我想知道……”
后面的话秦光霁没听清,老人的嘴仍在一张一合,但声音却被强烈的耳鸣声完全占据,听不到一星半点。看来,是他说的话触及到了规则,被自动消音了。
老人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悻悻地坐回椅子上,把脑袋偏到一边,像是在生闷气。
“算了,”老人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,闭着眼睛不再看他们,“我就知道会是这样。”
“现在时间还早,”老人叹了一声,“你们先去把自己惹的烂摊子收拾完,之后的线索,你们自己去找吧。”
老人说完,像是浑身上下的精神头都被抽走了一般,原本就高高拱起的背看上去更加佝偻了几分,昏暗的灯光下,他脸上的皱纹和斑点显露无遗,更显苍老。
秦光霁一时没有动作,不由地多看了老人一眼。游戏规则不仅制约了玩家们,对于任务npc也同样有桎梏,就像是新手关卡里的“”,也是直到秦光霁发现了血雨的秘密才能够现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