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微酝酿,补充水分、吃过早点。
不慌不忙的贾琮,早已想出一篇逻辑通顺的文章来。
院试严格。
陈东生这种轻易不出差错的人,是绝不会进来观看。
留意哪个考生的,以免予人口舌。
说是双案。
其实考棚中也有考了好几年的童生。
恰巧距离贾琮不远处的一位哥们,便是前年的双案。
涿州才子张冇才。
院试淘汰率太高,冇才兄考了两次都被刷下来。
于是头悬梁、锥刺股、荧光映雪。
苦读两年此番再战,冇才兄信心十足!
张冇才目光挑衅地看过来,仿佛在说:“院试案是我张某人也!”
然而放在贾琮的眼里,像是见到了《水浒传》的几位壮汉。
手提大刀;你要吃刀板面还是混沌面?
贾琮哑然失笑:“涿州张冇才?刚才排队还在背朱熹集注的。
不就有这位仁兄吗?”
官道无情、科场无情、竞争无情。
唯有大浪淘沙,才能淘出黄金珍珠。
京县双骄祁玉、顾恒在府试就败北。
贾宝玉也败于府试。
在考场中,除自己之外,其他人都是对手。
考了两辈子的应试。
贾琮不止有强大的自信心,还有强硬的心理素质、应试思维!
这道院试题目说难也不难,前人就已写过。
有的考生背下来,就照搬照抄。
如果学政不知道前人的某篇文章,是有蒙混过关的希望的。
但陈东生这种连笑林广记也要看完的学政,更不容易蒙骗。。。。。。
其实三道童子试虽然没乡会殿那般严格。
但是对于时运不济的人,也许一辈子也过不去。
明朝便有一个考生过不了童子试。
索性捐了监生,直接参加乡试。
从此屡战屡胜,平步青云!
贾琮下笔如有神:“观圣人之治讼,有存乎听之先者焉!”
“夫听讼则讼不能无,无讼则讼不待听,子之言之治讼深可味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