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小说

笔趣小说>黟山传说有什么 > 第七十回 王濬楼船下益州 周处借兵援江夏(第1页)

第七十回 王濬楼船下益州 周处借兵援江夏(第1页)

“王濬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

千寻铁锁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。

人世几回伤往事,山形依旧枕寒流。

今逢四海为家日,故垒萧萧芦荻秋。”

此诗摘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《西塞山怀古》,此诗怀古伤今。前四句,叙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,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,阐发出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。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,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,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,其巧妙地把史、景、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,使得三者相映相衬,相长相生,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,颇具沉郁顿挫之感。

且说身在成都的益州刺史——王濬收到发兵诏书后,大喜,连忙训练军队,谋划出兵事宜。其子王彝见了,于心不忍,说道:“父亲已年过七十,不如让儿子代你出征吧。”

王濬道:“宣帝年逾七十还能远征寿春,何况我呢?再说我日夜操练水军,等这场战事许久了,如若不能指挥战事,我必将死不瞑目。”

王濬所造连舫大船,方一百二十步,每艘可装载二千余人。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,修城楼望台,有四道门出入,船上可以来往驰马。又在船头画上益鸟首怪兽,以恐吓江神,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,自古未有。

王濬看了看楼船军队,很是欣喜,下令明日举行祭祀活动,祭天、祭地、告庙,后日举行祭军神、军旗之礼,又名“祃祭”。

举行祭祀仪式,先将征伐之事告知神,再将羊、猪等牺牲荐神,以牲血涂抹军旗、战鼓,称为“衅旗鼓”,祈求军神相助。祭军旗的仪式称为“祃牙”。牙是牙旗,牙旗是军中大旗。古代军队的进退行止等一切行动,均依军中旗鼓为指挥,故而牙旗乃是军中的灵魂和中枢,祭牙旗就是祈求出师大捷,旗到得胜的一种仪式。

一切准备妥当,王濬亲率水陆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,在临江与巴东监军、广武将军唐彬合兵一处,过瞿塘峡、巫峡,进至秭归附近。丹阳监——盛纪见状,奋死抵挡。王濬下令包围,于是晋兵一齐呐喊,将丹阳围的铁桶相似。唐彬善设疑兵,于是使计将盛纪诱出,盛纪自不忍坐以待毙,便亲自披挂上马,引军开门杀出,忽然一声鸣镝,四面兵合,把盛纪困在垓心,王濬自引军攻破丹阳。

王濬俘获盛纪,甚是欢喜,盛纪被紧缚带到其面前,盛纪道:“老将军也是久经沙场之人,可知将士宁死不肯受辱,可速斩我。”

王濬顿生爱才之心,帮他解开绳索道:“将军也是心怀热血之士,吴皇昏庸世人皆知,在江东难保周全,不妨入我麾下,定保将军一展宏图。”

盛纪涕泪道:“将军既有爱才之心,臣下岂敢不有俯就之意。”王濬大喜,仍令照旧领兵。

一切整顿完备后,顺流而下,进入西陵峡,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。由于此前羊祜擒获吴国间谍,已得知上述情况,王濬就做了几十个大木筏,每个也有方百余步大,筏上扎成草人,被甲执杖,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,铁锥刺到筏上都被筏带去。又做火炬,长十余丈,大数十围,灌上麻油,放在船前,遇到铁锁,就点起火炬,将铁锁熔化烧断,于是战船通行无阻。王濬暗暗叹道:羊太傅生前料想太过周全。

前方战报传至建业,时吴皇正与宦官岑昏在宫中游乐,大惊,忙问岑昏道:“今晋国发六路兵马,分道而来,丹阳已破,如之奈何?”

岑昏禀道:“臣听闻丹阳监早生异心,此番是降晋而编谎言,故上此表。陛下宽心,勿生疑虑。臣闻城中有一卜士,能知吉凶,可召来问之。”

吴皇从其言,于后殿陈设香花纸烛、享祭礼物,岑昏请卜士人入宫,焚香祝毕,卜士披发跣足,在香灯间跳跃数十遍。

卜士忽地大叫道:“我乃江东土神也。陛下欣乐太平,何为求问他事?”

岑昏道:“此乃神人发力,陛下有何疑虑,尽可发问。”

吴皇道:“当今晋国六路伐吴,如之奈何?”

卜士装模作样道:“数年之后,晋帝自逃入建业,帝勿忧。”

言讫,昏倒于地,半晌方苏。吴皇大喜,重加赏赐。群臣见状,有忠心之士上前道:“此人妖言惑众,陛下不可亲信啊,当速斩此人。”

岑昏道:“此乃仙人之语,尔等凡人岂可了会其中之意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