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物都极力延续自己的生命,爱是确保自己可以延续自我的方式之一。被爱是一种生命关怀,那么,去爱呢?
她笑着轻轻拍了拍女孩的肩:“老师把花送给你,小叶要一直像爱花一样爱自己哦。”
过去三年里,谢弥结婚生了宝宝,顾存在宝宝的满月酒上强吻过许仪宁,那是他们唯一一次见面。
他把她抵在四下无人的墙上,低垂着视线,颤声问:“阿宁还恨我吗?”
“和我说说话。”
“我想试着正常地爱你,可不可以让我重新回到你身边。”
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。
许仪宁一个拳头把他撩翻在了地上,他没有反抗,从他身边走过时听到了他一句极轻的“对不起,阿宁”。
心理学更偏向于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疗愈,哲学则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,探索着虚幻和现实。
许仪宁在这两年里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探究自己的过去和内心,她想知道为什么她会抛弃自我甘愿臣服于他,心甘情愿被虐待?她在哲学中找到了答案。
人从出生起就不可避免地面对四个命题:死亡、孤独、自由、无意义。
死亡是生命的终点,从母亲死后,死亡的阴影就在她的生命中扎根。孤独是个体间无法融合的客观事实,不论她与另一个人多么亲密地拥抱,他们也终将分离。而自由则需要她承担痛苦和风险,需要自己做决定,再也不会有人告诉她应该怎样往前走。最终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可以吞噬一切生命力的消极感觉——无意义。
探索童年的缺失于事无补,先前看才可以生存。她像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选择她却也被她选择的顾存,通过他主动地和世界建立链接,畸形地汲取养分向上生长后,再抛弃他,借由他对自己的迷狂,来确证自我的价值。
失去精神支柱,自由的漂浮,无法扎根,迫切地需要锚点,是她过去十年的精神困境。直到她开始养花,根系连同着她自己的血脉也一起在泥土里扎根,她从中获得了救赎。
但是他们病态地共生着,越陷越深,愈发疯狂。
许仪宁最需要的是什么呢?勇气。
一切热烈的、平淡的、执着的都值得被歌颂。但需要面对分离的勇气。面对分离,是结合的开始。
她每一次想起顾存时,都会问自己——要原谅过去的一切吗?
答案是还不能。
顾存做了许多尝试挽回她,她可以看出他在拼命克制原始的欲望冲动。
像是从失控的野兽到被抛弃的困兽,被迫藏起了自己的獠牙,饥渴哀戚。
拿到寄来的离婚证的那一刻,她很平静,一切可以重新开始,她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。可平静中有一丝怅然,过去的十余年都沉甸甸地凝聚在这本离婚证上了。
盛夏时,许仪宁见了许佩延一次。
“他病了。”
她第一次问起关于他的事情:“什么病?”
“家族遗传病,肿瘤已经转移了。”看见许仪宁脸色变化,许佩延笑了一声,“骗你的,急性胃穿孔而已。”
许仪宁冷冷道:“那应该死不了。”
但她还是去了医院,趁人昏睡,简单看了一眼。
他消瘦了许多,若非护士说他过两天就能出院,她真得以为他已病入膏肓。
她悄无声息地走了。
直到第二天接到陌生电话,电话里虚弱的嗓音令她没有挂断:“阿宁,你心里还有我对吗?”
电话沉寂了一分钟后挂断了。
那年十月,许仪宁带六年级的学生去南市市区参加英语比赛。
许仪宁戴着口罩和鸭舌帽,但还是在休息的间隙被远远站着不敢靠近她的顾存打了个照面。
“最近好吗?”
身着西装,眼神温柔地凝视她,嗓音听起来朗润有力了许多,轻轻撩拨起了听者心底的弦。
许仪宁已经不吃这一套了,“嗯”了一声,毫不犹豫地和他擦肩而过。
她听见了顾存落寞的笑声。
比赛结束,许仪宁的学生获得了第二名,可以在南市免费游玩三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