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贵的是铁锅,一口就要2两银子,其余都很便宜,便宜的几十文钱,贵的几百文钱。
“剩下的钱,爹,你再添点,凑成10两,给姐姐一人5两银子,做压箱银子,爹,你自己嫁女儿,不会一文钱都不打算出吧”,李富贵用怀疑的小眼神看向他。
“怎么可能?爹不是那样的人”,李大河一直否认,他还真不想出钱,他家又不是大财主,也不是当官的,就是普通老百姓。
古代成婚讲究三书六礼,三书,指的是聘书、礼书、迎亲书,六礼是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
聘书:即订亲之书,纳吉(过文定)时用。
礼书:即过礼之书,是礼物清单,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。
迎亲书:即迎娶新娘之书,结婚当日(亲迎)接新娘过门时用。
两家依次送来聘礼聘金,吴大豆家送来聘金8两888文钱,寓意发发发,还送了半匹红布,四包糕点,两筐鸡蛋,二桶豆油。
苏半夏送来聘金6两666文钱,寓意顺顺顺,送了半匹红布,四包糕点,两筐糕点,两只鸡。
这半匹红布,是让未来新娘子,给未来夫婿和自己亲手缝制新娘、新郎喜服,绣红盖头,新郎喜服,婚礼前一天会送过去。
三书六礼,快则三个月,慢则一年。
李奶奶找人算了一下日子,按照给的聘礼,分别定下六月初六,八月初八的好日子。
两姐妹的生辰是五月十二日,过完生日,正好是17岁。
日子不紧不慢,李富贵悠闲悠闲的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,家—街上—松石私塾。
因为李安安的吉日在姐姐李平平的前面,所以妹妹先出嫁。
李大河心想反正钱也花了,干脆整的热闹点,特意花钱雇了一台花轿。
至于嫁妆,能放进驴车的就放驴车,放不进去的,就自己家出人,用箩筐担着,用手提着。
原本李大河以为有聘金能回回血,没想到他被儿子痛心疾首的训斥了一顿,“好爹不拿女彩礼,好弟不靠姐嫁妆”。
所以,聘金又被填进嫁妆里去了。
到了结婚当天,李大河哭了,是真哭了,刘翠花哭是觉得女儿嫁出去哭了,李大河哭了,是觉得花太多钱,心疼的哭。
李大河把女儿背进花轿,赶着戴着大红花的驴,向二姑爷家赶去。
等到证婚人拿出写的满满、厚厚的三页的嫁妆单子,真没想到苏家能娶到家底这么厚的好姑娘。
听着一长串的嫁妆单子唱声,比起李大河湿润的眼角,苏家人则笑的合不拢嘴。
原本出了6两666文,没指望能回多少,没想到李家是厚道殷实人家,太实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