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人忙天忙地的,忙活了半了来月,总是把村里的几百亩田地给整治出来了。
第二天上午,姜大拎着铁喇叭,在村里吆喝着,没一会儿,社员们就赶着牛从大队里出来了。
要把牛拉到田地去压压地,这样好点棒子。
点完了棒子,村里家家户户又开始忙自家自留地里的庄稼,这年头,村里人多,光靠着大队里分的粮食那是吃不饱肚子的,县城里的还好,家里有上班的,月月拿工资还有粮票可以拿,在乡下,没有工资粮票这一说。
你要想活下去,养活老爹老娘媳妇儿娃的就得儿自个儿想办法。
好在村里自家都有些自留地。
这些自留地都是村里后山的山地,没人要的,也是公家的,但是自个儿耕出来的,公家没用着,你自家也可以种些粗粮啥的。
等到秋天,自留地里的庄稼可以收了,就装袋运回家去,这也是一年家里的口粮来源。
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在自留地种高粱啊,地瓜啊,土豆,花生啊,这些容易成长还能填饱肚子的粗粮。
老姜家也不例外。
家里娃儿也不少呢,眼瞅着黑娃儿和蛋娃儿就要长起来了,家里有大丫双胞胎又添了小四丫,还有姜四这个能吃的,半大小子吃死老子,家里没啥好的,总得让孩子们吃饱饭不是。
老姜家在村后头有两亩半的自留地,姜大跟家里人商量好了,今年还跟往年一样,两亩种地瓜,剩下的半亩种些花生,土豆啥的。
一家人商定好了,沈荷自然没有不同意的。
去年,姜二在自家的自留地种了小半亩芝麻,收成还挺好,收回来的芝麻,家里留下了十来斤,剩下的都拿去磨成了香油。
真别说,自个儿家里种的芝麻磨成的香油就是香啊。
以前家里想吃香油了,还得费心巴力的去凑活油票,这香油可珍贵呢。
村里人轻易不舍得用。
姜家磨出来的香油,自家也没藏着,陈秀英三个媳妇儿回娘家的时候,各自揣着两瓶送去了娘家。
沈荷给在部队的老三寄去了两瓶还有一大摞自家做的煎饼并肉酱,也想让姜三尝尝家的味道。
在部队里的姜三接到了从家里寄来的包裹,看着熟悉的煎饼和肉酱,自然知道这都是老娘一点一点做好的,煎饼是娘亲自摊的,肉酱是娘做的,思乡的情绪就这么勾了起来。
隔了几天,老姜家也收到了姜三的包裹,姜三照例跟老娘寄来了麦乳精和罐头,还有给几个小崽子们吃的奶糖。
包裹寄到家的时候,家里大人都在田里。
就黑娃儿领着几个小的在家,沈荷拿着好大儿的信看了又看,姜三在信上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多,表面上看起来刚刚硬硬的铁血军人,在自家老母亲面前,也可以是个爱撒娇的儿子,什么他想娘啦,想娘想的睡不着觉,让娘注意身体,天热了别贪凉,老娘偷吃西瓜的事儿大哥都给他说了云云。
沈荷老脸红了红,接着往下看,娘给做的煎饼卷肉酱可好吃,他一口能吃三四卷啦,还有部队里的几个新兵蛋子跟着流哈喇子啦,想偷吃娘给做的肉酱,让他一脚踹在屁股蛋子上了不过,看他们可怜,还是勉强给吃了一点点
姜三给老娘写了信,还给媳妇儿娃儿写了信,随信寄来的包裹里还有给娘和媳妇儿扯的几尺新布,都是婆媳俩平日里喜欢的花色。
沈荷的朴素舒坦,吴凤的就淡雅一些。
最后,姜三还在心里吐槽,小四的字写的越来越丑了,就跟狗趴的一样。
沈荷看完了好大儿写来的信儿,乐得泪花都出来了,摸摸柔软吸汗的布料,心里软乎乎的。
下午,等一家子回来。
吴凤知道丈夫来信了,还给她寄来了礼物,高兴的眼睛都红了。
二丫三丫也开心的转圈圈。
爹来信啦,还跟她们寄来了好吃的糖糖和小点心。
陈秀英和许春秀看着老三给三弟妹扯的布料,都赞叹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