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诸葛瑾前世理常识就不错,他知道江西区自古是矿藏丰富之,后世理课本上说江西“南钨北铜,到处是稀土”。
稀土和钨在汉朝没用,也不会去采,铜却是可以采的。
诸葛瑾当老师那些年,瞥过一眼教辅材料上的数据,好像说江西的铜占全国两成。主要在浙赣边境、乐安河畔的上饶德兴县。
另外,德兴铜矿是个铜矿,有伴生金银,储量也各自占全国的一成左右,具体记不清了。反正可以金银铜一起挖。
那方虽处山区,交通不便,但乐安河最后会流入鄱阳湖。将来诸葛家人有空,可以掘一下乐安河的航运条件,稍微搞搞水运基建,看看能不能把德兴的矿挖出来。
不过如今官府在豫章郡的统治,往东只能波及到鄱阳县的县城。而德兴如今应该还是个县城以东百余里的山区聚落,当都是不服王化的山越人。
当还跟邻郡的山越大帅祖郎接壤,在没有实力对付山越之前,诸葛家最好还是不要招惹他们,先把成熟的汉人领土拿全再说。
诸葛瑾胡乱脑补,许久才意识到自己走神了。
刚才他不过是被柴桑府库的铜钱之少给惊到了、才联想到这些:一座商贸重镇,还是铜矿资源大郡的集散,怎么可能缺铜嘛!
于是他连忙收回心神,继续查阅弟弟的报告,很快就现了问题所在:
诸葛亮汇报的清单上还显示,光是在柴桑城里建的那几座伽蓝、佛塔,把最大的三座佛像找来,估算了一下,加起来就有十几万斤重,都是用的铜铸。
一斤十两,一两十钱,十几万斤就折合一千多万铜钱的用料了。笮家人把城内大量的铜器和铜钱抢来后,都熔铸成了佛像。
今时间仓促,诸葛亮仅仅把最大的那几座佛像统计了一下,就已经有那么重,其他零碎小铜像都还没收缴呢。
估计千斤以下的铜像,还会被败退的贼军藏匿,两三百斤以下的甚至可以逃跑时带走。
“这项工作,还需要继续长久彻查。柴桑民间私藏的铜像,都是笮融抢来的财物,自然要物归原主,敢隐匿就是从贼!这柴桑城都搜出这么多了,南昌不知道还有多少。”
诸葛瑾一边吩咐,一边感慨,内心也对豫章各县的财力、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兄弟俩聊了几句后,诸葛瑾就冒出一个念头,建议道:
“阿亮,我觉得,我们需要时间来转化民心、笼络诸县。也需要把这两战俘获、倒戈的郡兵严加操练,确保忠诚和军纪,然后才好跟笮融的主力最终决战,你以为如何?”
诸葛亮也深以为然,点头道:“确实,现在不宜急躁。笮融已经在当盘踞近两年,多给他两个月,他的实力也不会明显提升,他能裹挟的人,基本上都裹挟完了。
对我们而言,多一两个月,说不定就能实力比现在翻倍,时间站在我们这边。”
诸葛瑾终于下了决断:“我原本还打算南下跟叔父、云长会合,但现在看了柴桑的情况,我改变主意了。西安县本就是穷僻之,人口也稀少,叔父当初不得已留在那儿,不过是因为富庶繁华的方都被笮融占了,无家可归。
不如立刻派人给叔父送信,请云长护他北上,来柴桑会合,此后两月,他可临时把豫章太守府设在这柴桑县,我军也好集中兵力,避免被笮融分割包围逼战。”
诸葛亮想了想,觉得大哥的思路很对,但他还年少,同情心也比大哥多一点,提醒道:
“让叔父北上没错,可西安县和修水河畔的另外两县艾县、永修,已经依附叔父多时,要是现在放弃的话,笮融的部队会不会去当报复?”
诸葛瑾眉头一皱,拿出图看了一眼:“要不这样吧,等叔至打完庐山这一战,我就把他调去修水最下游、与敌军海昏县直接对峙的永修县驻防。
只要在永修留兵,卡住修水,笮融应该也不至于大费周章6路绕行,去报复后方的西安、艾县。当那么穷,他去了也赔本的,报复百姓才多大收益?
而且,叔至只需要守城,也未必需要带走那三百骑白毦兵,连丹阳精兵也可以少带,多给他配点郡兵也就够了。
主力精锐要尽量集中起来,到时候交给云长指挥,用于最终的决战。”
诸葛亮觉得这个思路没问题,也就领命去写信了。
不过这一切,最终还要等陈到腾出手来,才好正式实施。
好在陈到也没让诸葛兄弟多等,当晚就传回了庐山之战的最消息。
——
ps:今会有三更,一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