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小说

笔趣小说>幽默化三国演义的人物 > 第227章 吴国皇帝拜见武帝(第2页)

第227章 吴国皇帝拜见武帝(第2页)

王浚一愣:“啥意思?”

范通继续开玩笑:“你得学学那些高人,别人问起你的英雄事迹,你就谦虚地说:‘全靠领导的英明和同志们的努力,我哪有啥功劳啊?’这样既能显得你高风亮节,又能让别人觉得你深不可测。”

王浚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,我以前太实诚了,生怕别人不知道我有多厉害。”

王浚说:“我最初因为邓艾的事情而感到恐惧,害怕祸患降临到自己身上,所以不能不说话。如果不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,那就是我的偏颇。”

于是王浚愤愤不平。

当时的人也觉得王浚的功劳大但回报轻,为他感到惋惜。

后来博士秦秀上表,论述王浚的功劳被冤枉了,武帝才把王浚升为镇东大将军,封杜预为襄阳县侯。

因此王浚非常高兴,感谢皇恩后就回家了。杜预也感谢皇恩,辞别武帝去镇守襄阳。

杜预到了襄阳后,认为虽然天下太平,但如果忘记战争就会陷入危险。

于是他勤于练兵,严格防守。

史书记载杜预不骑马,射箭也穿不过铠甲,但他用兵制胜的能力却是其他将领无法比拟的。

晋武帝认为天下已经太平,四海安宁,于是召集文武百官讨论是否应该撤销州郡的武备。

大臣山涛劝谏说:“自古以来,州郡的军队都是为了防御边境的患难而设立的,怎么能轻易撤销呢?希望陛下能够学习古代的制度,从而获得大治,谨慎地制定长远的计划。”

然而,晋武帝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,而是坚持自己的决定。

第二天,他布了诏书,命令各州郡取消武备。

陶璜是交州的牧守,他认为这个决定不可行,也上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

“交州横跨数千里,有六万多户不归顺的人家,只有五千多户服官役。两个州唇齿相依,只有军队才能镇守住。而且宁州的各夷族,占据着上游的位置,水陆交通更加便利。

因此,州兵不应该减少,以免显得我们虚弱。州郡的军队应该保留下来守卫边疆城市,不能减少。”

有个名叫时山涛的家伙,他老是嚷嚷着咱们得把州郡的武装力量加强一下,但皇帝就是不买账。

结果呢?到了永宁那会儿,小偷小摸的盗贼就跟蚂蚁一样多,到处都是,州郡因为没防备,根本抓不着他们,这下可好,天下大乱了!

还有那个鲜卑族的莫护跋,带着慕容部的人从塞外跑到辽西棘城北边住下了。

他的孙子涉归更是厉害,直接搬到了辽东北边,还向中国示好。

不过后来这家伙开始造反,带了五万人去攻打昌黎,这就是混乱的开始啊!

因为这些事情,各个州郡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纷纷上奏给武帝听。

武帝一听也慌了神,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。

最后决定让每个州的刺史都要管军事和民政,这样一来,州郡的领导们可就忙坏了!

再后来,那些胡人因为生气,开始杀人放火,成了老百姓的祸害。

这时候,有个叫郭钦的御史站出来说:

“这些胡人历史上就一直是麻烦制造者。咱们魏国初期人少,西北的那些郡都被胡人占了,甚至连京兆、魏郡、宏农这些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。

现在虽然表面上听话,但谁能保证将来不出问题呢?万一哪天有紧急情况,胡人的骑兵从平阳、上党出,三天就能打到孟津。

到时候北地、西河、太原、冯翊、安定、上郡这些地方都得遭殃!”

郭钦建议武帝利用平定吴国的威势和手下猛将们的智谋,逐步把内地的胡人迁移到边疆去,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御,恢复古代帝王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政策。

他说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好办法。

武帝看着手中的奏章,摇了摇头说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